飲水機、充電器、休息桌椅、空調、雨傘、微波爐……這是北京市東城區各級工會為戶外勞動者搭建暖心驛站里的各種服務設施。據了解,這樣的暖心驛站在全國其他地區也有不少,并普遍受到歡迎。
驛站,原意為古時專供傳遞官府文書和軍事情報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食宿,換馬的場所,加上“暖心”二字,則引申為現在一些地方政府職能部門聯合社會力量,為城市中的戶外勞動者或公共服務對象提供的“歇腳地”、服務站。就像北京市東城區工會組織這樣,在不同的區域騰出專門的地方,無論是快遞小哥還是環衛工人,只要是在戶外工作的人,都可以在這里小憩,暫避嚴寒酷暑,并享受到多種貼心服務。這一方面顯示出城市管理中的精細化和人性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導全社會尊重每一名普通勞動者,共同為處于城市一線的勞動者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有一個公益廣告令人印象深刻,主題是為環衛工人留下一盞愛心燈,故事簡單但情節暖心。其實不僅是環衛工人,為了城市的發展,還有許許多多戶外勞動者,他們用默默的堅守保證了城市經濟社會的正常有序運轉。這些勞動者理應得到尊重,全社會也有責任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創造條件,使其共享城市建設發展成果。暖心驛站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每一個暖心驛站都是勞動者的港灣,都是堅持以人為本城市管理理念的體現。這樣的暖心驛站,有助于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者的濃厚氛圍。
暖心驛站,彰顯愛心,傳遞正能量。戶外勞動者是城市環境的維護者、秩序安全的守護者、便利生活的提供者,為城市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很多地方,已經有一些商戶自發地向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提供愛心服務,如提供茶水甚至早餐等。要在現有基礎上,通過多種途徑,整合優化公共服務資源,建立長效機制,建設更多的暖心驛站。同時,鼓勵和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進來,讓暖心驛站遍布城市的每一個區域,給更多戶外勞動者提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累可歇腳、臨時避雨的場所。(關 點)